老年大学摄影教程 修订版

老年大学摄影教程 修订版

 前言
  “摄影的知识与书写的知识同等重要。未来的文盲将是那些不知如何使用照相机的人,他们就像现在那些不会用笔写字的人一样。”
  这是90多年前(1923年),著名摄影家莫霍利-纳吉的预言。“未来”的时代,是全面摄影时代,那么“未来”又是何时?
  摄影画面的形成需借助于照相机,而照相机本身又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通过先进的机械装置和精确的光学构造来观察世界。照相机不仅能精确地复制人眼看到的所有东西,而且还能神奇地表现出视觉范围以外的事物,如触动心灵的细节揭示、耐人寻味的透视展现、令人惊奇的瞬间凝固和漫长时间的形象表达,还有各种新技术运用于摄影中(如显微摄影、红外摄影、航空摄影等),完全超越了人类的视觉极限能力,极大地拓宽了人眼“看”世界的方式。这一惊人的科技产物的诞生曾让古典派绘画大师安格尔摇头感叹“照相机实在是巧夺天工”。
  基于照相机这一既逼真又“现代”的视觉表达,又使得使用照相机的人难以区分是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较为娴熟的工匠,只要拥有一台相机,就可以自称为“艺术家”,去过一把“艺术”的瘾。所以,照相机的出现迫使进入艺术殿堂的门槛大大降低,但实际上又提高了普通人成为“艺术家”的准入门槛。
  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给照相机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动力。昨天,传统时代的“大师们”还在高谈阔论“银盐永恒”的真理时,今晨一觉醒来,向窗外一探,被大街上男女老少处处拍照的场景所迷惑,像穿越时空一般,全然不知数码时代竟然来得如此迅猛。数码相机的快速普及引起了一场全民摄影运动,摄影的大众化变成了现实。如今,这场运动正在越演越烈,并逐步推向新的高潮。
  由此看来,莫霍利-纳吉所预言的“未来”即是当下,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
  当前,因“一图胜千言”和数码照相机的快速普及,图像成为了“第一媒介”,文字退居其后。图像成为了“快节奏”时代人们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人用图像去记录家庭生活,去抒发内心情感,去关注时代命运,去揭露虚假现实。图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其存在的价值在于表达,而表达的好坏关键在于对视觉语言的掌握程度。
  前段时间,解海龙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这个经济快速增长,文化和思想相对没有跟上的时期,培植全社会的视觉素养,对推动‘文化建设’尤其重要……用影像塑造中国文化,传播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是中国走向强盛的一个必要步骤。”
  可见,摄影知识的普及已迫在眉睫,掌握视觉语言构成十分重要。摄影的普及,是实现从“摄影大国”到“摄影强国”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读图时代的摄影人,我把自己十多年来学习摄影的经验,利用数百个深夜,编写成教材,一方面是希望能为喜欢摄影的初学者提供参考,也为普及摄影知识尽一份责任;另一方面是为自己多年来从事摄影教学和摄影实践作一个阶段性的小结。本教材内容立足基础知识,以知识系统为根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在校学生、中老年朋友)学习阅读。由于文中含有个人的体会和见解,难免有疏漏之处,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刘江
  2014年5月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各自所用的记录媒介不同,传统相机用胶卷来记录和存储影像,而数码相机用固定的图像传感器(CCD和CMOS)记录影像,然后将影像以数字格式存储在可重复使用的存储卡上。图1-1即是用于数码相机上的图像传感器。
  从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诞生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70多年。经过先驱们多年的探索、改进和完善,使用银盐感光材料的传统摄影已经非常成熟,并形成特有的影像风格,被代代摄影人所追崇。数码技术经过40年的飞速发展,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全面普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相比,具有更精确的色温平衡能力、较大的“宽容度”和细腻的暗部层次等优势,已成为专业摄影人手中的利器。数码技术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码相机的操作说简单也很简单,不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只要将相机功能设置到全自动拍摄,就可以获得合格的照片;但说复杂也很复杂,数码相机拥有复杂的功能设置和操作,如果不了解数码相机的各项功能和操作要领,那么拍摄将处于“傻瓜”状态,不仅数码摄影的优势难以发挥,影像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精彩插图

      

资源列表(建议您安装网盘客户端下载,可续传也可存放,点此使用客户端):
老年大学摄影教程 修订版 邢雁.pdf : >获取地址<(访问密码:3765)

密码为:123456
资源交流可以加QQ群:729177218(已满),887048096(已满),626822624(已满),1109840637(已满),
476493899(未满)点击加群


有很多内容是从互联网采集的,如果触动了您的利益,请一定告知我,我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数据,联系方式:aws01@ctfile.cn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