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茴香属主要有直立角茴香(H.erectum L.)、节裂角茴香(H.letum Hook.fet Thoms.)等,使传统的藏药植物.但其药用价值、临床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笔者对中药角茴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进展作了综述,为角茴香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藏药角茴香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pdf

藏药角茴香为罂粟科角茴香属(Hypecoum L. )多种植物

的干燥根或全草统称,别名咽喉草、山黄连或野茴香等,藏药

名为巴尔哇打、巴尔巴达。角茴香属主要有直立角茴香(H.

erectum L. )、节裂角茴香(H. leptum Hook. fet Thoms. ),主要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藏及西北地区的干燥山坡、草地、沙地、

砾质碎石地等地,春季开花前挖根,并将全草晒干

[1 -2]

。《中

华本草》中记载:“角茴香性凉,味苦辛,归肺、大肠、肝经。用

法用量:内服,煎汤,6.0 ~9. 0 g;研末,1. 0 ~1. 5 g,能清热解

毒,镇咳止痛,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河南中草

药手册》中记载:“角茴香,清热,消炎,止痛”

[3 -4]

。《河南中

草药手册》中记载:“角茴香,味苦,性寒”。《中国沙漠地区

药用植物》中记载:“角茴香味辛,性凉”。

药理作用

2.1 抗炎抑菌作用 李普衍等研究表明,角茴香水煎剂对

人型结核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对金黄

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肺炎球菌(Pneumonococ-

cus)、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枯草杆菌(Ba-

cillus subtili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伤寒杆菌(Typhoid

bacillus)、副伤寒杆菌(Salmonella paratyphi)、痢疾杆菌(Dys-

entery bacill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常见致病菌均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氯仿提取物发挥镇痛抗炎作用

[4] 。

2.2 保肝、镇痛、化感作用 郭洁等研究表明,角茴香正丁

醇提取物对肝细胞水肿变性、胞浆疏松及坏死均有明显保护

作用,还通过小鼠热板试验可知,其具有一定的镇痛作

[13] 。

资源列表(建议您安装网盘客户端下载,可续传也可存放,点此使用客户端):
藏药角茴香属植物药学研究概况.pdf : >获取地址<(访问密码:3765)

密码为:123456
资源交流可以加QQ群:729177218(已满),887048096(已满),626822624(已满),1109840637(已满),
476493899(未满)点击加群


有很多内容是从互联网采集的,如果触动了您的利益,请一定告知我,我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数据,联系方式:aws01@ctfile.cn

发表评论